“國獎分享,見賢思齊”|與學術大神的面對面碰撞
(通訊員:李澤科)11月24日19:00,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生會聯合聚合物有序結構研究團隊/研究生高分子第一團支部面向全院研究生聯合舉辦了國獎分享特色團日活動活動。孫寧寧,陳振賢,張涵威,楊雅碧,張守特等國獎獲得者在學習,科研,生活方面進行全方位闡釋并面對參會者提問進行了細心的解答,輔導員許瑜梓作為特邀嘉賓參加此次活動。
孫寧寧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出發,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從香港浸會大學科研助理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助理研究員,再到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助理,輾轉的工作經歷更加堅定了自己對科研的熱忱。她鼓勵大家認清職責,保持心態,認真過好人生的每個階段,培養自己對每一份事業的熱愛是上下求索的內源動力。此外,她講到,實驗中的失敗是大多數并以自己自身的科研工作為例向我們展示了質變的發生需要無數次量變的積累,只有戒驕戒躁,堅韌不拔,才能最終迎來拐點。
陳振賢以科研.生活6+1為題展開,首先從學生工作以及課外生活做了介紹。研究生生活不應該只有學術,同樣可以玩出強大。在就職黨支部書記時,組織參與了多種形式組織生活,微黨課論講,紅色基地實踐等活動;在暑期時,借助學校喻竹計劃平臺積極進行暑期實踐等等,向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研究生生活。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快捷的技巧,其向我們展示了一些實用的科研小妙招,文獻搜索,實用公眾號,截圖小工具等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經歷了緊張的六天科研生活,在周末的時光中,他鼓勵大家能夠約上好友,暫時忘卻緊張的科研生活,放松自己的身心,以一個絕佳的狀態投入到又一周的科研生活中。
張涵威結合國獎評分細則以及自身經歷,將自己的得獎經歷落實到每一條細則上,向我們展示了國獎獲得者需要具備的條件與資質。此外,針對自己在學術方面的心得也進行了分類與總結,從時間規劃,學習積累,嚴謹規范,獨立思考等四個方面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在科研中勉勵各位研究生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求上進,爭上游。
楊雅碧以自己的課題為例,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在碩士期間的科研成果,同時結合自己的論文發表經歷,向大家展示了一篇發表的論文需要如何設計,執行,分析,撰寫。
在國外交流學習的張守特以線上的形式與我們進行了經驗分享。他首先講述了自己的讀博求學之路。面對大家的考研潮,沒有目的的他加入考研大軍,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并沒有解決自身的焦慮,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帶著更加堅定的目標重返校園。這一次坎坷的經歷讓自己更加堅定的在學術的道路上走下去。
接著,他向各位參會的研究生們推薦了一系列公眾號,希望各位能結合自身的方向,快速聚焦前沿,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面對各位國獎獲得者的精彩分享,在場的各位研究生就自己自身遇到的困難,針對科研習慣,數據分析,升學原因等方面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各位獲獎者結合自身的科研生活經歷對各位提問者進行了細致專業的解答。
最后,輔導員許瑜梓對五位國獎分享者的發言進行了肯定以及總結。碩士三年,博士四年,說起來很長,做起來很短,希望大家能夠明確自己的人生規劃,珍惜眼下的時光,快速地投入到緊張豐富的研究生生活中去,也祝大家在華科的求學路上,真正的能做到學有所成。
此次國獎分享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在各位學術優秀者的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經驗,相信這次活動能為同學們以后的科研生活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