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為你自己”,即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作出選擇,每個選擇體現的是自己的意志,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論幸福或痛苦,你都會感覺自己真正地活著,真切地體驗到自己的存在。
然而,遺憾的是,太多人習慣于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您警醒,給自己也給他人一個空間充分體驗生命,成為自己。
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稱,人有五個層次的心理需要:飲食與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杰斯的話來說,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成為自己。
如何成為你自己?
羅杰斯認為,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的生命體驗
的總和。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么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么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這一點極為關鍵。
如果我們感覺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么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并會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這些事情像是自毀或傷害別人,但其實我們不過是在用這些事情來喚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國明星
“
小甜甜
”
布蘭妮
.
斯皮爾斯,她在演唱事業上獲得了極大成功,但是,這個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勝利,而是她媽媽林恩的意志的勝利。從兩三歲開始,媽媽一直帶著她轉戰美國各地,用盡各種辦法為她謀取演唱的空間。為此,她沒有了童年,只有
13
~
15
歲期間,過了兩年女孩的普通生活,還有了初戀男友。但林恩為了在女兒身上實現自己的野心,迫使這個男孩離開了布蘭妮。這只是布蘭妮母女關系的一個縮影,其實布蘭妮的媽媽在各個方面都想操控女兒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觀點,布蘭妮的媽媽在教育布蘭妮上是無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堅強的意志把女兒塑造成了超級明星。從布蘭妮的角度看,媽媽這樣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稱道的,畢竟她是在媽媽的推動下獲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蘭妮的內心深處不這么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潰的時候,布蘭妮在一家療養中心不斷對別人說:
“
我是騙子
!
我是冒牌貨
!
”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意思就是:你們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謂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媽媽的,她通過我的身體實現了她的夢想。這看似很好,但布蘭妮的意志卻被剝奪了,她遠遠沒有成為自己,而只是媽媽的
“
自己
”
的延伸。
類似的例子還是邁克爾
.
杰克遜,他的名聲、才華和影響力都勝過布蘭妮。但是,他開始的成就也是父親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結果。并且,和布蘭妮一樣,他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他的童年被剝奪了,這是令他最耿耿于懷的事情。
后來,杰克遜對小男孩極其癡迷。這一點都不難于理解,他迷戀小男孩,是因為他自己不曾做過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童年似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將自我實現視為最高價值。相應的,存在主義哲學也將
“
選擇
”
視為最主要的命題。
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存在與選擇的關系就是,你選擇,你才存在過。如果你總是被選擇,那么你就是不曾活過。
但問題是,太多的人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甚至,一個哲學家稱,一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與別人的個人意志做較量的過程。別人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自己同樣也會這樣做。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名堂,最簡單的說法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對此,以色列哲學家馬丁
.
布伯稱,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的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么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著名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中,騎士對導師梅林說,他愛妻子和兒子,但梅林反問他:
“
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
”
騎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
“
愛
”
妻子和兒子,不管妻子和兒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
“
愛
”
他們。其實,妻子和兒子只是騎士的愛的對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說,騎士只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妻子和兒子身上罷了。難怪,妻子和兒子都對他的愛沒什么反應,因為這種愛其實是傷害。
不過,自己為自
己的人生做決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聽上去很動聽,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這樣做的另一面,意味著你必須為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很多人懼怕這一點,
于是寧愿放棄自己的意志,寧愿被別人決定。由此,他們自己阻斷了自我實現之路。
(資料來源:微信號武志紅,有刪減)